当前位置:乐农花卉 > 花卉虫害 > 病害 > 种大豆常遇褐斑病,学会与灰斑病区分并多种措施齐施才能减少发生
手机版

种大豆常遇褐斑病,学会与灰斑病区分并多种措施齐施才能减少发生

来源:乐农花卉 阅读:2.27W 次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地上部分可以发生的叶斑病害非常多,虽然每种病害都有不同的表现症状,但通常多种叶斑病害同时发生,导致农户无法准确判断出是哪种病害,而不敢乱用药。
  
种大豆常遇褐斑病,学会与灰斑病区分并多种措施齐施才能减少发生
  就拿大豆褐斑病来说,褐斑病是大豆常见的病害之一,但很多农户往往会与灰斑病相混淆,导致防治准对性不强效果差。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田间该如何诊断大豆褐斑病,其与灰斑病如何区分?该如何防治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先认识下什么是"大豆褐斑病"
  
  大豆褐斑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会引起大豆真叶、子叶出现坏死的枯斑,所以这个病害在很多地方又被叫做"斑枯病",是属于一种真菌类病害。大豆褐斑病的病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病害可以快速蔓延,侵染大面积大豆植株,引起叶片黄化最后脱落,对大豆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再认识"大豆褐斑病"的田间发病症状,便于往后快速诊断用药
  
  1、感病后在叶片上的表现症状
  
  在子叶上:大豆植株感染大豆褐斑病后,首先会从底下的子叶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发病症状,即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之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时候,会在子叶上生成淡褐色的病斑,随机生成,病斑呈不规则形状,之后随着病情的加深,病斑逐渐扩大,颜色也加深变成暗褐色,同时病斑上面出现了许多小黑点;
  
  在真叶上:大豆褐斑病侵染到上部的真叶之后,病害侵染所到之处都变成棕褐色,但是真叶叶脉多,所以病斑的蔓延受到限制,致使病斑形状变成多角形,同时病斑上的轮纹也出现许多随机分布的小黑点,此时不用药物控制,病情会加深,导致病斑扩大至一起,融合成了一块大病斑,然后让叶片慢慢黄化、干枯、掉落。
  
  2、感病后其他部位的表现症状
  
  大豆褐斑病侵染大豆植株后,主要在叶片上表现出明显的发病症状,但在严重发生的情况下,其他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发病症状。如会在大豆植株的茎秆和叶柄上沿茎秆上下、叶柄左右产生暗褐色的条形状病斑,没有明显的病健分界线;如果是豆荚被侵染后,会在豆荚表皮产生多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斑点,颜色为棕褐色。
  
种大豆常遇褐斑病,学会与灰斑病区分并多种措施齐施才能减少发生 第2张
  三、接着再认识"大豆褐斑病"在田间的发生规律,才能掌握防治适期
  
  1、病原菌:种植大豆的农民朋友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何自家的大豆每年都会发生大豆褐斑病,其实大豆之所以会发生褐斑病,是因为被田里面一种叫做"大豆壳针孢菌"的病原菌侵染后表现出的症状。这个病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即在24℃到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那么它们就会繁殖出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侵染传播,同时具有很好的潜伏性,温度不适宜就潜伏等待发病;它们可以在大豆种子、发病叶片和茎秆内等多个部位进行越冬,所以采收后清田很关键。
  
  2、初侵染:大豆褐斑病病原菌的潜伏寄生场所很多,它们可以在发病植株体内、土壤里面或者种子里等进行越冬存活,到了第二年的开春,气温回暖湿度适宜,那么这些病原菌就会开始萌发出分生孢子,然后借助自然条件如风力、雨水等传播到田内其他健康植株身上潜伏,经过一段时间便可侵染发病,这就是田间的初次侵染来源。
  
  3、再侵染:田间大豆植株如果初次出现发病植株后,没有被发现或者没有用药进行防治,那么发病植株的发病部位就会依靠外界条件适宜的优势萌发繁殖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再与越冬的分生孢子一起随风雨在田间进行大面积互相传播,从而引起病害的流行,尤其是在田间出现异常伤口,如虫咬伤口、机械损伤等情况下,病害流行更加严重,这就是田间的再次侵染。
  
  四、其次"大豆褐斑病"与"灰斑病"在田间表现相似,需学会区分才能精准防治
  
  大豆褐斑病和灰斑病都是主要危害大豆叶片的叶斑类病害,它们都会在叶片上产生暗褐色病斑,随后引起叶片黄化,最终干枯脱落,很多农户往往会混淆,但如果仔细观察是能够看出它们在叶片上的区别的。
  
  首先,大豆褐斑病在子叶上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在真叶上的为多角形,而且病斑上面都会产生许多细小的黑点;而大豆灰斑病的在子叶和真叶上的病斑均为近圆形或者椭圆形,类似青蛙眼睛的形状。
  
  其次,在严重发生的情况下,两者的病斑都会融合成一块大病斑,但是大豆灰斑病的病斑中央会凹陷、破裂,出现缺刻现象;而大豆褐斑病的病斑则没有破裂、缺刻。
  
  五、接着认识"大豆褐斑病"逐年发生严重的因素,才能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1、大豆褐斑病能否发生流行,田间温度、湿度依旧是一种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在田间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病原菌会抓住这个好时机进行大量繁殖,再借助外力传播扩散,导致田间都弥漫着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大大增加大豆感病的几率。
  
  2、种子带菌、播种前未经过进行消毒处理或者选种非抗病品种,这些情况都会增加大豆褐斑病的侵染发病几率,让大豆的生长输在了起跑线上,造成带菌生长或者死棵烂苗,极大增加后期的防治难度。
  
  3、大豆种植过密,播种后没有进行间苗,致使大豆植株长大后生长拥挤密闭,从而让整个田块变得潮湿不透气;其次,过于密植,导致田间进行施肥、浇水、除草等农事操作时受阻,肥少豆多,植株整体生长弱,抗病能力差。
  
  4、田间施肥失准,没有根据大豆的生长需肥特性进行科学合理施肥,如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当做底肥,导致土壤出现贫瘠问题,让根系无法正常生长;其次偏施氮肥或者忽略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导致植株出现缺素、生长不良的现象,自然抗病能力就差,容易感病。
  
  5、田间管理水平差,没有及时中耕培土提高土壤温度,杂草没有及时拔除会与大豆抢夺养分,同时没能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导致大豆植株生长不良,这些情况都会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加重发病。
  
  6、大豆采收后没有做好清田工作,没有把发病植株、枯枝败叶都清理干净,让病原菌有很多机会潜伏寄生在田里面,同时没有进行换茬轮作,导致病原菌越积越多,从而加重了病害来年的发生程度。
  
  六、最后认识"大豆褐斑病"的科学防治方法,才能减少对大豆的危害
  
  对于大豆褐斑病的防治,防治思路依旧以农业防治为重中之重,抓好"源头",即种子,然后在大豆生长期培养健壮植株提高抗病能力,同时多种措施减少田间湿度,采收后及时清园减少菌源等,再结合药物科学防治,定能减少大豆褐斑病的发生。
  
  1、抓好"源头",呵护种子健康发育
  
  农户在播种前推荐选择使用高抗病品种,如市面流行的中黄8号、黑龙江14号等品种,当然也可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品种;其次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55℃以上的恒温水对种子进行浸泡30分钟进高温消毒,二是使用拌种剂对种子进行拌种,让种子下种之后免受土壤中病原菌的侵害。
  
  2、加强水肥管理,培养健壮植株,提高抗病力
  
  在施肥方面要科学合理,推荐多使用有机肥,尤其自家沤制的完全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配合使用腐殖酸肥,这样才能养好土养好根系;同时在追肥时要根据植株长势情况、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特性进行合理追肥,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补充,这样才能让植株健康生长。
  
  在浇水方面,如果遇到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则需要及时浇水排旱,但是切记不能进行大水漫灌,避免加大土壤、田间湿度,而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
  
  3、多种措施并施,以减小田间湿度、减少田间菌源
  
  大豆在播种之前,挖好排水沟,可以避免雨后积水,减少田间湿度,这样才能减少病菌的滋生;
  
  对大豆进行合理密植,即要保持植株与植株之间、各行之间留下足够的距离,这样即方便田间进行农事操作,又可以让植株健康生长,让田间通风透气,从而减少田间湿度;
  
  田间管理要精细化,要在大豆植株生长前期进行及早中耕培土,可以培养健壮植株,同时发现杂草多时要及时拔除,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湿度,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4、大豆采收后做好清田工作,同时3年以上进行换茬轮作,以减少田间越冬病原菌
  
  大豆褐斑病的病原菌主要寄生在发病植株的各个发病部位、种子和土壤里面进行越冬,所以在大豆采收完毕之后要及时将田内的发病植株、枯枝落叶等统统清除至田外烧毁;
  
  之后要对田块进行多次翻耕,然后在太阳光下暴晒几天,以灭杀土壤中存留的病原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对田块进行撒施石灰粉,既能改良土壤酸碱度,又能有效灭杀部分病原菌,一举两得;
  
  如果是连续种植了3年大豆的田块,则需要进行换茬轮作,选择种植非豆科类作物,可以是其他茄科类蔬菜,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连作障碍,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加深危害。
  
  5、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适时防治
  
  对于大豆褐斑病的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适时防治是必要的手段,同时也是防治病害的最后一道坚强防线。在大豆的花期、结荚期等关键时期或者遇到不良天气时可以提前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预防,如在田间发现少部分植株发病后,即可使用治疗性强的药剂进行求救,配合叶面肥使用,连续2次以上,可快速控制病害蔓延,恢复植株健康生长。
  
  药剂推荐: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40%氟醚·己唑醇悬浮剂、4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等。
  
  总之,大豆褐斑病是一种喜温暖潮湿环境的叶斑类病害,可以在大豆的整个生长时期进行随时危害,所以需要时刻进行预防,以紧抓农业基础防治为主,同时灵活使用化学药物进行辅助防治,这样才能减少大豆褐斑病对大豆的危害。
本文链接:https://www.liaonuo.com/hhch/binghai/8782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乐农花卉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002581号-4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